从“枝头甜”到“民心暖” 中方桐木人大代表“牵线搭桥” 助力半界桃香飘四方
2025-08-15 15:39:59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谭莹莹 | 作者:黄梦环 向往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646

中方融媒8月15日讯(通讯员:黄梦环  向往)八月的中方县桐木镇半界村,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桃香。枝头沉甸甸的水蜜桃、泛着琥珀光泽的油蟠桃,宣告着一年中最甜蜜的季节到来。然而,今年的“桃季”与往年不同,桃农们脸上少了愁云,多了发自内心的笑意。这转变的背后,是当地人大代表主动担当、精准发力,将助农纾困落到实处的生动实践。

好桃藏深山,曾陷“贱卖”愁

半界村地处水支流石茳溪源头,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出果肉细腻、甜度高达15度以上的优质桃子,是村民眼中的“致富果”。但过去,受限于青壮劳力外出、管理粗放以及依赖“等客上门”的传统销售模式,好桃子常卖不上好价钱。

“去年这时候,我蹲在桃树下数果子,心里急得像火烧。”桃农杨宏春回忆道,去年产量翻番,收购价却低至每斤1.5元。

“除去成本几乎没赚头。”桐木镇人大代表、村支书向往对此深有感触:“往年全村近200万斤桃子,即便卖出去了,价格也低得让人心疼,收入远不及付出的辛劳。”

代表听民声,寻得破题法

转机始于今年春天的一场深入走访。县人大代表、桐木镇人大主席刘飞明在半界村走访选民时,27条关于“卖桃难”的意见被郑重地记录在民情日记本上。“有村民说‘桃子熟了比谷子还贱’,有老人愁‘摘下来运不出去’,这些话听得人心里发沉。”刘飞明深感责任重大,“群众的事,再小也是大事,‘卖桃难’必须解决。”

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。刘飞明迅速向县人大反映情况。在南方葡萄沟农文旅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牵头下,桐木镇人大主席团成员、半界村村支两委等力量被调动起来,连续召开了三次专题协调会。从分析市场供需、研究物流方案,到讨论品牌包装、策划农旅活动,代表们集思广益,最终梳理出“代表领办+产业升级+全链助销”的破题思路。

多策拓销路,铺就“甜蜜”路

思路既定,重在落实。在7月初的村民代表大会上,村支书向往展示的一张手绘“销售地图”让桃农们眼前一亮:红色标记圈出周边300公里内的8个批发市场,绿色线条连接怀化城区5家连锁超市,蓝色圆点标注着3个电商代售点。代表们主动认领任务,每人至少对接1个销售渠道。

镇人大代表朱晋民主动接下了对接商超的“硬骨头”。他带着刚摘下的鲜桃样品,跑遍了怀化“果小二”“鲜果都市”等3家连锁超市。“您尝尝,高山生态果,糖度比普通桃子高3度!”凭借过硬的品质和真诚的推介,最终3家连锁超市都与村里签订了销售协议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通过建立的冷链物流合作,半界桃实现了“早上摘、下午到”的极速鲜达,直达城市消费者的果篮。

与此同时,代表们深挖“半界桃”的乡土文化内涵,积极策划并推动举办了福地怀化·浪漫季“三春桐木行·半界桃花约”等农旅融合活动。周末的桃林里,游客络绎不绝,体验疏果、辨识品种,拍抖音、发朋友圈分享“甜蜜”成为新时尚。“自家育的‘红军桃’,以前论斤卖,现在十斤精品装能卖60元。”桃农何俐薇欣喜地算账,今年家里500余棵桃树,预计产值能达到8万余元。

桃香漫山坳,共话振兴篇

如今,半界村的桃农们再也不用为销路发愁。截至8月中旬,全村近200万斤桃子销售已近尾声,线上线下订单依然络绎不绝。水蜜桃、锦绣黄桃等主流品种的收购价从去年的1.5元/斤跃升至3.5元/斤;通过商超直供和采摘体验销售的“红军桃”,单价更是突破了5元/斤。

山风轻拂桃林,丰收的喜悦与甜蜜的果香交织弥漫。“这不仅是卖掉了桃子,更是帮我们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子。”桃农杨宏春望着枝头饱满的果子,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。

从“等客上门”到“主动找市”,从“好果贱卖”到“品牌溢价”,半界村的甜蜜蜕变,生动诠释了人大代表心系群众、为民履职的担当。当实干的脚步踏遍田间地头,丰收的喜悦便如这漫山的桃香,沁入民心,久久萦绕,共同谱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。

责编:谭莹莹

一审:谭莹莹

二审:李莹

三审:钦佩

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